磁器口古镇位于重庆市沙坪坝区的嘉陵江畔,是重庆市主城区内唯一的古镇,为重庆市重点保护传统街区。
磁器口古镇原名白崖场,始于宋真宗咸平年间(公园998-1003年),在明朝成为繁华的商业码头,明朝初年朱元璋之孙允炆皇帝被四叔燕王朱棣篡位,削发为僧来重庆,隐避于宝轮寺,故改名为“龙隐镇”。清朝初年,因生产青花磁,得名磁器口。自明、清时期以来磁器口古镇名扬巴蜀大地,是一个热闹非凡的水陆码头,为嘉陵江下游物资集散地。
磁器口古镇有12条街巷,街道两旁大多是明清风格的建筑,地面由石板铺成,沿街店铺林立,商贸集中在大码头和靠码头的金蓉正街。嘉陵江中上游各个州、县和沿江支流的农副土特产在此中转集散,重庆城的一些大商客在码头设店收购
。古镇昔有庙宇多、名人足迹多、茶馆多“三多”。古镇有“九宫十八庙”之说,宝轮寺、云顶寺、复元寺、文昌宫等,现在得以保存下来且较完好的只有“宝轮寺”,“宝轮寺”建于唐初,寺地范围较大,气势恢弘。
古镇磁器口最有特色的一景是茶馆,昔日在这千年古镇,随处可见茶馆。当年的水手、袍哥大爷、闲杂人等都喜爱出入此间,茶馆成了龙蛇混杂之地。直到如今,茶馆仍是磁器口一景,百来米长的老街便有13家茶馆,家家茶客满座,古风犹存。名特小吃毛血旺、软烩千张、椒盐花生被誉为磁器口的“三宝”,享誉四方。
磁器口古镇经千年不变的浓郁纯朴的古风,令其成为重庆江州古城的缩影和象征,古镇历史传统街区于1998年被国务院确定为重庆市重点保护传统街区。

